<<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观察 > 调查与研究  
创造良好环境 助力“互联网+”赴苏州开展“三解三促”调研活动报告
发布时间: 2015-12-07作者:

【 字体:

  原载《人民邮电报》

    编者按:为深入了解江苏省“互联网+”发展情况,破解发展难题,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于8月17日~20日,带领相关处室同志赴苏州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束后,苏少林对苏州“互联网+”的发展成绩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苏州“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撰写了《关于赴苏州开展“三解三促”调研活动的情况报告》。现摘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之所以选择苏州进行调研,主要因为苏州经济体量大、发展水平高,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发展“互联网+”对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苏州“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具有区域代表性,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苏州、苏南乃至江苏省“互联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为经济社会注入发展新动能

  苏州是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发展“互联网+”具有良好基础。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苏州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大力加强宽带、3G/4G网络建设,网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苏州市互联网企业达到346家,占全省总量近1/5,备案网站超过了8.3万家,占全省总量近1/4,同程网络、苏州蜗牛等已成长为全国知名互联网企业。2015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200亿元,增长40%。苏州还是全国重要的光电通信设备制造基地,此次调研的亨通集团就是代表之一,该公司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全球第四大光纤光缆生产商和第五大移动通信集成商,日均生产光纤可绕地球两圈半。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也别具特色,以苏州天创为代表的网络安全企业,在做好网络安全测评、培训的基础上,正将着力点转向工业控制系统和智能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

  (一)互联网农业初具规模。2014年,苏州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5%,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已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互联网在当地农业生产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此次调研的常熟董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例,该园区由政府、院校和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农民搭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电子商务、信息化辅助决策等多个平台,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民、农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流程服务,解决了农业信息不对称、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农业人才匮乏和农业组织落后等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受到农民的欢迎。

  (二)互联网+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苏州市发展数字制造、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走在全省前列。沙钢就是互联网工业的典型。在沙钢集团,看不到传统钢铁企业的“老大黑粗”,而是依靠NFC、3G、4G、宽带技术打造的物流电子商务、炼钢与线材精益生产、自助发货和排队、方坯喷号机器人与智能识别等多个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和钢铁生产、仓储、物流、交易、融资的智能化,公司2014年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88项,其中,玖隆物流电子商务系统上线一年实现成交额97亿元,平台注册企业超过1万家,互联网钢铁模式初步形成。

  (三)互联网服务业应用广泛。一方面,苏州基础电信企业依托网络优势,加强应用平台、信息产品的研发,为政府、企业打造各类互联网信息服务。如电信公司围绕政府、民生、产业三大重点,提供交通物流、平安监管、工地监管执法、安监系统、天翼开店、水电煤交费等一系列应用。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加快对细分市场的需求挖掘,在提供差异化服务中提升竞争力。如,同程网络专注于周边游和门票预订等业务,成为在线旅游行业门票预订和周边游市场份额第一名;蜗牛移动坚持互联网思维、国际化基因、超强执行力,从满足用户需求向满足用户追求转变,推出了免流量商店和免卡服务,自去年5月移动转售放号以来取得用户数突破300万、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的业绩。

  互联网刚性监管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苏州“互联网+”发展迅猛,态势良好,但调研中也发现,与苏州在全省、全国的地位相比,与杭州、广州、深圳等“互联网+”发达城市相比,与苏州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苏州“互联网+”指数为14.09,在全国各城市中仅列第30位,省内排名也落后于南京。从规模效益上来看,尽管苏州有同程、蜗牛等全国知名企业,但互联网企业大多是“小而美”,缺乏“大而强”的行业领军企业。从业务特点来看,苏州互联网企业大多业务发展同质性高、可替代性强、产品服务呈低端化,缺乏核心竞争力。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现象不仅是苏州的个性问题,也是江苏省“互联网+”发展的共性问题。通过调研,我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化思维”与互联网时代不相适应。在经济转型的压力下,政府对互联网越来越重视,但也存在“工业化思维”,表现在,对互联网本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对互联网时代市场运行规则和逻辑支撑发生根本改变的认识还不到位,把互联网作为经济转型手段的“工具化”、“技术化”理念较强。这导致政府在扶持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缺乏从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思考,过多地从当前经济因素考量。如,往往通过行政指定的方式补贴某些企业,使很多有潜力的企业因资金缺乏无法脱颖而出。从市场角度来看,一些互联网企业尚未真正接受互联网思维,业务运行还处在产品驱动型阶段,离需求驱动型还有一段距离,产品、服务的内容、模式借鉴、复制、跟随行业龙头的较多,自主创新的力度不够。部分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创新的认识不够,缺乏对生产模式进行自我变革的勇气,“互联网+”也停留在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尚未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环节有机结合,更没有融入企业发展的基因中。

  (二)互联网刚性监管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在走访互联网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时,我都带着一个同样的问题:“苏州或者江苏为什么出不了BAT?”尽管他们认为BAT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但也认为与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相比,江苏对互联网监管过严是制约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发展未知大于已知,创新的各类应用极有可能突破现行法律法规,如果法律法规不能及时修订,仍然刚性执行,无疑会影响行业的创新发展。企业也反映,政府对企业,特别是互联网接入企业施加了过重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企业网络安全成本支出过高,影响了企业效益;同时因为监管、网络环境等因素,江苏省36.4万家网站中有超过70%的网站选择在外省接入。

  (三)网络支撑能力与互联网业务要求不相适应。调研中,有互联网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与其他互联网发达省市相比,江苏企业对基础网络资源的争夺比较激烈。目前,基础电信企业网络建设难题尚未完全解决,企业进入校园、地铁、小区等公共场所建设铁塔、基站,铺设室内分布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导致网络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在网速方面,尽管苏州的网速达到25M,全省的平均网速近10M。但有的企业反映,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网站及App跨网、跨省访问互联互通问题较多,访问速度较慢,需要在各运营商设点或者额外提速;有的高校反映,校园网与公众网之间的互相访问速度较慢,不仅阻碍了与外国专家的在线沟通,更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在网费方面,尽管2014年跟2011年相比,移动流量费用下降60%,宽带资费下降30%,但企业专线接入费价格比外省偏贵,带宽支出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比较大。

  以互联网思维推动“互联网+”发展

  从地方政府来看,要立足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对互联网的本质、作用再认识、再思考,以“互联网思维”推动“互联网+”发展。在财政支持方面,要打破原有通过行政指定的财政补贴模式,建立互联网发展投融资基金,采取市场化的投放方式,为企业搭建孵化平台,构建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让更多有潜力的互联网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脱颖而出。在公共服务方面,要打破部门壁垒,重点推动不同部门之间公共数据的采集、整合、开放等基础性工作,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要重点推动政务、民生领域的互联网化,把商业领域的互联网化交由市场决定,让市场通过商业模式去创新。在社会管理方面,政府应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互联网创新,适度调整管理模式。

  从互联网管理部门来看,一是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严格按照“三张清单”,不得擅自增加或变相实施不在权力清单内的行政审批或备案事项。进一步降低对各类网络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条件,简化流程、缩短时限;逐步对分属不同部门的许可证进行整合。二是放管结合,创新监管方式。要进一步理清互联网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完善网信、通信、公安等部门间的协同监管模式,避免多头监管,增加企业负担。三是“提速降费”,提升网络支撑。在提速方面,推动江苏省率先建成高质量的“全光网省”。推动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的落地执行,落实“以奖代补”政策,通过考核通报等机制,推动公共设施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免费开放,扫除宽带网络建设的各种障碍。在降费方面,在督促基础运营企业稳步降低个人用户资费的同时,鼓励基础运营企业探索企业用户资费分类定价机制,通过市场评估,对业务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的互联网企业在专线接入等方面给予资费优惠,助力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在“提速降费”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网络信息安全。

  从互联网行业来看,互联网应用企业要结合江苏省实体经济发达的省情,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通过技术优势助力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加速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另一方面要发挥平台优势,通过B2C、B2B、O2O等多种模式,推动实体产业与互联网有效嫁接,依靠互联网提升江苏产品的销量。互联网增值企业要改变简单模仿的发展方式,通过互联网重构业务流程、服务模式,不仅要在业务内容上创新,更要在业务模式上进行颠覆,从卖产品、卖服务,满足用户对产品服务的需求,向卖价值链满足用户在文化、价值等方面的追求转变。互联网接入企业要按照“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接入网站信息和内容的动态核查,确保接入网站的网络信息安全。传统企业要主动了解、认识互联网,积极培养互联网思维,把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营销等全过程,加快各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 关闭CLOSE ]     [ 打印PRINT ]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主办单位:江苏省通信管理局 苏ICP备050000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0710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3200181100400001

联系电话:025-8334116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码号资源申请咨询电话:025-83666303、83666309
网站备案咨询电话:025-58500033
技术支持: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